&esp;&esp;“重铸大兴荣光,我辈义不容辞!”
&esp;&esp;这句话,让永元帝和四位国公为之动容,没想到安康公主竟有如此博大胸怀。
&esp;&esp;“那一天,我看到……”
&esp;&esp;这个熟悉的开头,让永元帝赶紧抬手打断了安康公主的施法。
&esp;&esp;他之前听李玄掰扯过一次,自然不会再上这个大头当。
&esp;&esp;“安康有心,朕很欣慰。”
&esp;&esp;永元帝轻轻点头,打断了安康公主接下来的话语,欣慰的连连点头。
&esp;&esp;眼前这父慈女孝的场面,顿时让国公们更加确信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。
&esp;&esp;第532章 重任在肩
&esp;&esp;安康公主领下了勋贵代言人的差事,四位国公也是达成了他们的目的。
&esp;&esp;从眼下看来,安康公主很得永元帝的信任。
&esp;&esp;以未来的风险来说,安康公主确实是一个比三皇子和八皇子更加合适的人选。
&esp;&esp;“这空置许久的位置总算又填补上了。”
&esp;&esp;“安康,日后你要和一众国公多多交流,明晰勋贵世家们的需求,为他们言不敢言,做好这个代言人的职责。”
&esp;&esp;永元帝勉励一番,接着让安康公主在一旁旁听。
&esp;&esp;四位国公恭喜了一下安康公主之后,便立即又跟永元帝议论起了之前的正事。
&esp;&esp;原来,大漠方面已经提出了交涉的请求,言辞上也是想大事化小,小事化无。
&esp;&esp;认为永元帝和大兴激烈的反应,肯定是因为什么误会才造成,恳求一个两国交谈的机会。
&esp;&esp;而永元帝则是毅然决然的要将此事压下。
&esp;&esp;为了这场冲突,永元帝准备了那么久,跟文官闹得那么僵,好不容易集结了先遣军要开往前线,自然不可能因为大漠轻飘飘的几句话就收回成命。
&esp;&esp;即便日后两国交涉,也绝不可能是现在。
&esp;&esp;永元帝明确的表达了这一点。
&esp;&esp;对此,四位国公也是齐齐点头赞同。
&esp;&esp;“我们备战已经延误了太多的时间,早已不具备攻其不备的能力。”
&esp;&esp;“但即便如此,正面交锋我大兴也绝不会落入下风!”
&esp;&esp;赵定海言辞凿凿的说道。
&esp;&esp;他虽然话说得客气,但那股气势可不仅仅是不落下风那么简单。
&esp;&esp;“若是此战功成,可为前线战士争取数年休整之机。”
&esp;&esp;“这些年来我们和大漠冲突不断,即便不断进行轮换,将士们也已经积累了不少疲惫的情绪。”
&esp;&esp;苏定安捻须沉吟。
&esp;&esp;前线的冲突并不是打生打死那么简单,更重要的是必须时刻戒备。
&esp;&esp;否则,稍有疏漏很可能就是一村一镇的覆灭。
&esp;&esp;这样的事情,在前线时有发生,大兴和大漠互相报复个不停,早就是一笔算不清的糊涂账了。
&esp;&esp;“就看胡国公够不够快了!”
&esp;&esp;郭笑来的话,让殿内沉默一阵。
&esp;&esp;事情也确实是如此。
&esp;&esp;永元帝能将大漠求和的意向压得住一时,却压不了一世。
&esp;&esp;随着时间被不断拉长,文官们肯定也不会是袖手旁观,到时候若没能取得什么战绩,他们这些主战派的压力会越来越大。
&esp;&esp;到了最后,这场冲突发展成为灭国之战的可能性并不大,还是要和谈的。
&esp;&esp;但在坐上谈判桌以前,他们能抢到多少筹码就要看各自的本事了。
&esp;&esp;“胡国公的兵势向来侵略如火,是统帅先遣军的最佳人选。”
&esp;&esp;“相信他不会让我们失望的!”
&esp;&esp;永元帝语气坚定的说道。
&esp;&esp;这一次,先遣军统帅一职乃是永元帝一力主张将秦纵勇给推了上去。
&esp;&esp;大兴难得有一次大动干戈的机会,勋贵们自然眼红。
&esp;&esp;只是永元帝说得也有道理,胡国公并不一定是柱国九大将中打仗最厉害的,但绝对是战